2021全球飞机租赁:经受疫情考验,市场韧性突显

创建时间:2022-04-12 10:30

【编者按】本文摘译自毕马威发布的《2022年航空业领导者报告》中关于飞机租赁部分的内容,主要介绍2021年全球飞机租赁市场的发展概况以及各大航空租赁公司高管和飞机制造商对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的专业观点。

过去几十年,航空业曾经历数次危机,但最终都快速反弹,其背后的飞机租赁市场也是如此,在危机面前展示出了顽强的韧性和稳健性。新冠疫情蔓延期间,一些优秀的租赁公司利用全球化平台,在世界范围内调配资产,通过交付飞机订单、延长现役飞机租赁时间以及售后回租等方式,帮助其航空公司客户缓解现金流的压力,度过了艰难的经营环境。

2021年,全球航空客运需求逐渐复苏,飞机交易市场也随之升温。租赁公司“包揽”了波音和空客飞机交付总量的60%,这也表明资本市场越来越青睐飞机租赁的业务模式,而这种重视程度有望在2022年甚至以后继续保持或提高。

租赁市场份额

飞机租赁在全球航空市场中一直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疫情的爆发更是加速了这一行业趋势,使得租赁市场份额超过了50%。未来飞机租赁市场是否会进一步发展,各大租赁公司和飞机制造商的领导人有着各自的看法。

波音资本总裁Tim Myers表示,疫情期间售后回租交易释放了大量资本,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同时行业内成立了一些新的租赁公司,他们拥有私募股权或对冲基金的支持,这将强化整个飞机租赁市场的资金实力;一些投资级租赁公司在疫情期间表现强势,评级机构不断上调其评级。总体而言,飞机租赁在市场上的份额预计将保持在50%左右的范围,并继续成为行业未来的主要参与者。

三井住友航空资本的Peter Barrett认为,飞机租赁市场份额增加是航空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未来几年,航空公司仍将面临财务压力,并且还有更新机队的迫切需求,租赁可以为不稳定的市场提供灵活性和急需的资本,租赁将成为航空公司获取飞机的主要形式。

国银航空的首席执行官Patrick Hannigan认为,疫情导致的市场中断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航空公司的机队决策,航空公司会依据乘客需求重新调整机队部署,例如增加新型窄体飞机的使用、打造多功能机队等,租赁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航空公司提高效率和可持续性,降低风险,这有利于租赁市场的普及。

渣打航空金融的全球主管Kieran Corr则表示,未来飞机租赁市场所占份额很难预测,因为宽体飞机和窄体飞机市场的情况不同,出租人正在逐步降低在宽体飞机市场中的参与度。

此外,波音公司的Myers表示,租赁公司对于单通道(窄体)、双通道(宽体)客机和货机市场的飞机制造商(OEM)来说也非常重要。疫情期间,租赁公司为增加流动性将其部分融资需求从新机订单转移到售后回租市场,这一举措帮助制造商调整供应计划,使飞机市场的供需关系维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因此制造商会同出租人继续保持这种战略合作。空客公司商用飞机租赁、贸易和融资部执行副总裁Paul Meijers也强调,租赁公司将继续占据其飞机交付的主要份额。航空资本集团(ACG)的首席执行官Thomas Baker表示,未来出租人将下达更多的OEM订单,以获得新的技术资产。

然而,全球最大的飞机租赁公司AerCap的首席执行官Aengus Kelly则认为,租赁公司和制造商之间的关系不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制造商看好租赁市场,但是他们最关注的是支付费用,而租赁公司和航空公司在飞机采购价格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飞机租赁公司的规模扩张

并购活动是2021年飞机租赁市场的特色,这也是危机时期行业集中度提高的表现。拥有充足资金流动性的租赁公司能够抵抗风险、实现逆周期扩张,而财务状况脆弱的租赁公司则将在损失风险增加的情况下被淘汰。

其中,最为瞩目的当属2021年3月全球飞机租赁行业的领导者AerCap以约300亿美元的总值收购了通用电气商业航空服务公司(GECAS)100%股份。此前,AerCap就已在2014年收购了国际租赁公司(ILFC),经过两次大型收购活动,AerCap成为了超级出租人,拥有近1970架飞机资产,为全球约300家客户提供服务,是波音和空客的最大客户,改变了飞机租赁市场的格局。

然而,规模及其重要性也是飞机租赁行业当中经常争论的议题。

AerCap的首席执行官Aengus Kelly认为,整合是飞机租赁市场中的积极举措,随着规模扩大,租赁公司会不断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好的机会以及更大的影响力,大型租赁商可能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将规模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凯雷航空的Robert Korn表示,规模很重要,因为规模能够使我们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广泛灵活的融资解决方案,也能让我们更好地代表股东去参与市场竞争。凯雷航空2021年8月收购了FLY 租赁公司,发展成为了全方位服务的航空融资平台,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将会接手AMCK航空管理的125架飞机和20架空客窄体飞机订单,届时该公司将跻身飞机数量排名前十大租赁公司。

迪拜航空资本首席执行官Firoz Tarapore表示,该公司于2017年收购了AWAS,规模对公司经营具有较大的影响,规模大的租赁公司有能力管理更加复杂的风险,提供客户所需要的稳定性。

美国航空租赁公司(ALC)的首席执行官John Plueger则认为,租赁市场整合是一种正常现象。虽然并购活动正在增加,但与此同时,新的资本也在不断进入市场,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

欧力士航空的James Meyler则指出,大型租赁公司对资源整合和规模扩大的需求很高,但缺乏重要的卖家将限制租赁市场的整合规模。较大租赁公司对较小租赁公司的收购将会持续,但随着航空公司运营逐渐恢复,未来一两年订单可能满负荷,预计许多航空公司将转向售后回租渠道,这对于一些无法通过并购来扩大资产规模的出租人来说也许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疫情导致波音和空客两家飞机制造商的产量大大低于疫情前的水平,尽管制造商正在提高生产效率,但市场需求反弹的速度远大于供应速度。因此2021年的销售市场和售后回租市场的竞争格外激烈,租赁费率也再次降至超低水平。

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大型租赁公司可以通过并购活动来扩充其规模,增强其竞争实力,而许多中小型租赁公司则在探索各种创新战略和有吸引力的方案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以中型租赁公司Aergo资本为例,该公司利用疫情带来的压力和机会,凭借自身经验和资本优势,成立了一个结构性产品部门。这是一种资本加收费的投资银行业务,可与传统的租赁和贸易业务相结合,为飞机租赁市场提供了新的融资解决途径。

此外,Castlelake还推出了一项航空贷款计划,旨在利用租赁平台现有的航空公司和投资者关系,利用夹层贷款、高级担保贷款和高贷款价值比(LTV)的贷款为客户提供多方位的融资解决方案。

中型飞机租赁商格里芬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则是通过与贝恩资本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了一个航空租赁和资产管理平台,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ABL航空是通过与新股权合作伙伴成立合资企业的方式,重新部署资本以及优化市场布局。

融资模式更加成熟

一些出租人在从资本市场及其强大的母公司融资方面有着成熟的运营模式,并且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这使得他们能够在整个疫情期间为航空公司客户提供稳固的支持。

1.无担保债券

投资级租赁公司一直依赖无担保债券市场,他们在过去12-15个月中充分利用低利率环境来重置其长期债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AerCap为偿还花旗和高盛在其收购GECAS时提供的230亿美元过桥贷款,而发行了210亿美元债券,该交易共吸引了来自全球400多家投资机构超过760亿美元的认购。

AerCap主要利用的就是无担保债券市场,投资者的反应也表明了他们对AerCap商业模式的认可,看好飞机租赁行业的发展。此外,美国航空租赁公司、迪拜航空资本、三井住友航空资本、中银航空租赁、Aircastle、航空资本集团和Avolon在内的投资级租赁公司在2021年都成功发行了无担保债券,整个飞机租赁行业在2021年发行的债券总额超过320亿美元。

这些投资级租赁公司的融资规模和利率凸显了资本市场对飞机租赁模式的信心,也说明了飞机作为可投资资产类别的成熟度。未来两年受疫情的后续影响,经济可能进入利率上升、通货膨胀阶段,但这种环境对出租人来说未必不是一个好时机,更高的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往往会使购买决定与租赁决策产生偏差,因为资本仍然稀缺,资金成本较高,这有利于租赁的发展,未来飞机租赁债务市场将更具吸引力。

2.有担保债券

非投资级租赁公司在融资方面表现得也非常出色,他们往往通过ABS市场获得长期的资金供给。2020年2月,飞机租赁ABS的发行与航空运输一起被迫中断,但2021年初,飞机租赁ABS便重新焕发活力,数量和规模都呈现增长态势。截至2021年12月,飞机租赁ABS年度发行量已达到14笔,总交易量超过85亿美元。

疫情后的ABS交易愈发成熟,其中引入了一些新的增信结构,可以为谨慎的债券持有人提供额外的保障。其一是将偿债覆盖率(DSCR)的反馈时间从六个月缩短到三个月,这样可使DSCR对结构中的任何触发因素都变得更为敏感,一旦现金流出现中断,DSCR会快速反馈;第二是引入了最小飞机数量标准,若资产池中的飞机数量低于规定的最小标准,则会触发全部资金归集,从而保障债权人的权益以及飞机资产的多样性;第三是对C类票据准备金账户的增强,疫情之前该账户通常会定期以固定金额注资,以防止票据转变为实物支付债券(PIK),因为投资人往往不喜欢PIK,也不喜欢不及时支付利息的票据。

ABS交易结构的变化对行业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举动,2021年的交易数据也表明投资人对结构良好的投资组合有着非常显著的需求。

翻译整理:王雪蒙

来源:KPMG

通知公告

更多 >

协会简介

更多 >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88年,是我国首家全国性融资租赁行业协会组织。租赁业工作委员会见证了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全过程,有力推动了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对内交流和对外开放。目前,租赁业工作委员会已成为融资租赁企业自主管理、踊跃参与的全国性融资租赁行业自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