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尽职调查如何“化零为整”
民营企业实控人通常会注册多家公司,或者用来分流企业资质实现多元化经营,或者通过关联交易调整利润分配方式,当然也有获取地方税收优惠等其他目的。然而多主体民营企业也给融资租赁尽职调查带来一定的困难,比如单体财务报表无法看清企业全貌,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使得风险揭示更加困难。面对多主体运营的民营企业客户,如何提高尽职调查的准确性,有效地“化零为整”?
一、换位思考,以实控人角度看资产分布
对于民营企业项目,通常的安排是将实控人名下主要的经营主体纳入交易结构,并对其进行尽职调查及经营分析;对于实控人多元化投资较多的情况,也会要求对项目交易结构之外的经营主体作个别了解。但是,碍于单体报表信息有限性、点对点分析的局限性,上述做法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即如何判断实控人名下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及偿债能力,如何判断实控人是否有担保能力。看似红红火火的单个经营主体或许掩饰着整体脆弱的资金链及微薄的盈利能力。
因此,面对多经营主体的民营企业,首先应当建立整体尽调的思维与视角,看主要资产在哪里,主要现金流在哪里,主要赢利点在哪里,主要投资在哪里,找到多元化企业中最主要的投资及赢利点。
二、抓大放小,提高合并判断能力
任何没有支撑依据的尽调结论都是苍白的,甚至会计师出具的单体审计报告也应当合理参考。对于多主体的民营企业,如何能快速抓住核心,主动推进尽调工作呢?
首先是盘点整体的有息负债
抛开关联交易错综复杂的其他应收、应付,有息负债是影响企业整体偿债能力的关键。可以获取体系内所有重点关联企业的征信报告,再借助中登网融资租赁借款等信息进行查漏补缺,简单的汇总就基本掌握了交易对手整体的有息负债规模。同时,征信报告和企业财务报表可以交叉验证,侧面反映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如果想要发现民间借贷,查看银行流水总会发现一些痕迹。
其次是盘点整体营业收入
合理的刚性负债收入比是能否推进项目的重要指标,然而在尽职调查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看到关联企业之间存在经营性的往来,因此准确盘点整体营业收入非常关键。在尽调前期准备工作中,可以通过科目余额表剔除应收账款关联方发生额,从而得出整体收入的大致情况。而在现场尽调环节,则会有更多的验证手段。例如,调取税务申报系统、开票系统,剔除关联方开票部分来确认整体收入情况;还可以根据各经营主体的生产能力,结合尽调时了解到的销售信息对整体收入情况进行合理预估,进而进行交叉验证。
最后是盘点整体有效资产
不需要过多关注交易对手的资产总额,庞大的资产可能只是“虚胖”;也不需要为抵消“长期股权投资”而绞尽脑汁,生产型企业真正能够快速变现的有价值的资产无非是银行存款、应收银行票据、投资性房地产、土地厂房及设备等几类资产。通过盘点有效资产及刚性负债,可对整体财务杠杆情况、筹资目的、再融资能力有一个更为深入的判断。
三、整体现金流预测,合理安排交易结构
债权业务离不开风险,拼的就是基于风险判断赚取的合理收益。反观出险项目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不乏感叹“当时期限设计再短一点就好了,额度小一点就好了”。项目的额度及期限不应当完全来自于客户的需求,而最好是结合客户的需求、对客户偿债能力合理估计后的自身安全线。因此,基于企业整体的现金流预测,能够更好地设计项目的交易结构,并且在预测过程可以使用前述对企业整体刚性负债、有效资产及生产能力的假设条件,提高现金流预测的准确性。
- 2024-08-07
- 2023-10-13
- 2023-10-07
- 2023-08-16
- 2023-03-21
- 2022-11-30
- 2022-11-01